3月21日下午,以张謇为原型的历史人物传记绘本《一个人,一座城》首发仪式暨创作研讨会在南通博物苑举办。著名画家们历时两年多,以绘本的形式定格张謇生命中一次次重要时刻和动人瞬间,讲述他为实现“实业强国”“教育强国”的梦想,立足家乡南通创办实业,发展教育和社会公益事业,缔造“中国近代第一城”的故事。其中,主创的7名画家中有六名为民盟盟员,民盟南通市委副主委赵明远身兼绘本顾问和导览专家。
把握整本书创作方向和节奏的沈启鹏承担着“开垦荒滩”“南通博物院”“瞻仰缅怀”“瞻仰缅怀特写”的草图部分。每一次创作碰头会,沈启鹏都会用一种看似老套却非常实用的方式记录工作,在A4纸上认真地绘写表格,已完成、待完成、需完善等各项任务的责任人和时间进度一目了然。
团队核心主创、“牛人”侯德剑手绘了“建厂装机”“开机纺纱”“广开学校”“慈善与幼教”及“扉页”草图。这位擅长画牛、一年四季坚持每天游泳的画家,是画室中的笑声制造机,在创作之余,总能听到他在聊的新近趣闻。
作为创作团队的灵魂人物,黄培中负责给每幅画构图定调。不仅如此,他还是“大生产业链”“一城三镇”草图的绘画人。除了参加集体采风,黄老还会独自骑着电动车多次寻访老城,这使得每张画的创作理念、画面布局和笔墨风格都在他脑海里渐渐清晰。
“垦区丰收”“更俗剧场”的草稿部分由徐晓平负责。这位性格温和的画家,在上世纪80年代初,就曾以连环画《黛玉葬花》享誉画坛。很难想象这么一位对古代仕女绘画如此钟情的画家,画起纪实题材的作品,也是如此游刃有余。
走南闯北的陶永华,擅长把所见所思融入自己的立体艺术世界。在对这本书的绘画创作之外,陶永华主动承担了大量的电脑修改工作,凌晨三四点起来赶工,对他来说已成常事。在线稿编稿阶段,以雕塑艺术见长的陶永华分到了建筑组。多年以来,在参与南通一些重大工程建设的过程中,陶永华一直在思考探究如何将传统工艺融入现代审美。他创办的“陶永华雕塑博物馆”,是全国高校中的第一个专业博物馆,也是南通民盟首批“科教文化交流基地”之一。
青年教授冯卫军受创作组邀请为全稿敷色。绘本内页的15幅画中,房屋楼宇几百处,人物超过千个,他精心选取色彩对作品细描重染、随骨敷色,在色彩辉映中让古老的南通城无比鲜活地在纸上扑面而来。
长期从事张謇和南通地方文史研究的赵明远始终认为张謇不仅给世人留下众多物质财富,更留下许多珍贵的精神财富。赵明远在导览绘本时对蕴藏在画面里的故事细节以及背后的历史场景进行解读,希望孩子们能够读懂张謇故事,感悟其可敬可佩的家国情怀,长大后热爱家乡,报效祖国!
也许我们无法像张謇一样成就一座城,但是我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这座我们共同热爱的城市变得更加美好!
参创的民盟艺术家们希望这本书的每一个画面都可以调动孩子感知事物的能力,让他们了解100多年前张謇生活、奋斗的时代是怎样的,同时还要能感受到精神之美、中国文化之美以及生活态度之美。
南通民盟文艺人才荟萃,大家名师云集,汇聚多位国家和省级工艺美术大师。他们扎根基层,深入实践,活跃于文化艺术领域最前沿,创作出许多广受人民群众喜爱的作品。南通民盟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切实履行参政党职能的同时,充分发挥文化主界别优势,整合文化艺术资源,成立了江东美术院、江苏民盟国风书画院南通分院、民盟中央美院南通分院等创作基地,受到社会普遍赞誉。
未来,我们的盟员艺术家们亦将慎终如始,锐意进取,用不拘一格的艺术手法,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努力创作出更多富有地方特色和时代气息的优秀作品,在促进南通高质量发展、描画江苏“强富美高”现代化建设新图景的火热奋斗中贡献民盟力量!(刘铃)